【见利忘义的意思是什么】“见利忘义”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利益时,忘记了道义和原则,为了私利而不顾道德和良心。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批评那些贪图利益、丧失操守的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见利忘义 |
拼音 | jiàn lì wàng yì |
出处 | 《汉书·董仲舒传》:“见利忘义,贪欲无度。” |
含义 | 看到利益就忘记道义,指人为了私利而丧失道德原则。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品德低下,缺乏诚信与责任感。 |
近义词 | 背信弃义、唯利是图、忘恩负义 |
反义词 | 见义勇为、重义轻利、舍生取义 |
二、成语解析
“见利忘义”由四个字组成:
- 见:看到、遇到;
- 利:利益、好处;
- 忘:忘记;
- 义:道义、正义、道德。
整体意思是:当一个人遇到利益时,就会把道义抛诸脑后,只顾追求个人利益,甚至不惜损害他人或违背社会公德。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商业行为 | 一些商家为了赚钱,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这就是典型的“见利忘义”。 |
家庭关系 | 有人为了继承财产,对长辈不孝,甚至伤害亲人,也属于“见利忘义”。 |
政治腐败 | 官员收受贿赂,滥用职权,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是“见利忘义”的表现。 |
四、成语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见利忘义”现象仍然屡见不鲜。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人逐渐忽视了精神层面的修养,追逐金钱和权力,导致道德滑坡。因此,弘扬正气、坚守道义,仍然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五、总结
“见利忘义”是一个警示人们不要被利益蒙蔽双眼的成语。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更要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只有坚持正义、守住底线,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品格、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