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一种系统,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时间记录方式。它由“天干”和“地支”两部分组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六十甲子循环周期。
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两个系统的组合,形成了一个六十个一组的循环体系,用于表示时间的顺序和变化规律。在历史上,天干地支被广泛应用于历法、命理、占卜、风水等领域。
天干地支对照表
天干 | 地支 | 顺序 | 含义简述 |
甲 | 子 | 1 | 阳木之首,象征万物开始生长 |
乙 | 丑 | 2 | 阴木,象征草木初生 |
丙 | 寅 | 3 | 阳火,象征太阳升起 |
丁 | 卯 | 4 | 阴火,象征春光明媚 |
戊 | 辰 | 5 | 阳土,象征大地稳固 |
己 | 巳 | 6 | 阴土,象征万物繁茂 |
庚 | 午 | 7 | 阳金,象征刚强有力 |
辛 | 未 | 8 | 阴金,象征成熟收获 |
壬 | 申 | 9 | 阳水,象征流动不息 |
癸 | 酉 | 10 | 阴水,象征清静安宁 |
甲 | 戌 | 11 | 阳木,象征万物归藏 |
乙 | 亥 | 12 | 阴木,象征天地闭塞 |
丙 | 子 | 13 | 阳火,象征新起点 |
... | ... | ... | ... |
癸 | 亥 | 60 | 阴水,象征循环终始 |
总结
天干地支不仅是一种时间单位的表达方式,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它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和社会秩序的理解与尊重。通过天干地支的组合,可以推算出年份、月份、日期乃至时辰,广泛应用于传统历法、命理学、中医、风水等多个领域。
虽然现代生活中已较少直接使用天干地支来记录时间,但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依然深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