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嗟的意思是什么】“咄嗟”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古代文学或诗词中,用来形容非常迅速、轻而易举地完成某事。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在一些古文或成语中偶尔出现,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和欣赏古典作品。
一、
“咄嗟”源自古代汉语,本义为“一声呼喝”,引申为“很快、轻易”的意思。它常用于描述事情发生得非常迅速,或者行为动作干脆利落,没有拖泥带水。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使用较少,多见于文言文或诗词之中。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咄嗟 |
拼音 | duō jiē |
词性 | 动词/副词(古语) |
基本解释 | 一声呼喝;表示迅速、轻易地完成某事 |
引申义 | 快速、果断、干脆 |
出处 | 多见于古文、诗词中 |
现代用法 | 不常用,多用于文学作品或特定语境 |
近义词 | 顷刻、立刻、须臾、转瞬 |
反义词 | 缓慢、迟缓、拖延 |
三、举例说明
1. 《后汉书·王符传》:
“夫子之言,咄嗟可办。”
——意思是:您的话,一句话就能办成。
2. 《世说新语·言语》:
“咄嗟之间,便见成败。”
——意思是:短时间内,就看出成败的结果。
这些例子表明,“咄嗟”强调的是动作的迅速与结果的直接性。
四、结语
“咄嗟”虽不是现代常用词汇,但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文内容。在写作或阅读古籍时,遇到此词时应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以准确把握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