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倾销税】反倾销税是国际贸易中一种常见的贸易救济措施,主要用于应对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本国市场,从而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或威胁。反倾销税的实施旨在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影响,维护市场公平。
一、什么是反倾销税?
反倾销税是指一国政府针对进口商品的“倾销”行为所征收的一种额外关税。当进口商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国内市场时,可能对本国同类产品造成实质性损害,此时政府可以依据相关法律对这些进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以抵消倾销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反倾销税的基本概念
| 项目 | 内容 |
| 定义 | 反倾销税是针对倾销进口商品征收的额外关税,用于抵消其低价销售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 |
| 倾销 | 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通常指生产成本或出口国国内售价)的价格向另一国出口商品。 |
| 正常价值 | 通常指出口国国内市场的正常销售价格,或第三国的出口价格,或成本加合理利润的价格。 |
| 反倾销调查 | 由进口国的主管机构发起,调查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及其对国内产业的损害。 |
| 反倾销税征收 | 在调查确认存在倾销并造成损害后,进口国可对相关进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 |
三、反倾销税的作用与影响
1. 保护国内产业:防止外国低价商品冲击国内市场,保障国内企业生存与发展。
2. 维护市场公平:防止不正当竞争,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3. 可能引发贸易摩擦:反倾销措施可能被其他国家视为贸易壁垒,导致贸易争端。
四、反倾销税的实施流程
| 步骤 | 内容 |
| 申请 | 由国内产业代表向主管机关提交反倾销调查申请。 |
| 调查 | 主管机关对进口商品是否构成倾销及是否造成损害进行调查。 |
| 初步裁定 | 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
| 最终裁定 | 确认是否存在倾销及损害,并决定是否征收反倾销税。 |
| 征收 | 对符合条件的进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 |
五、典型案例
- 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反倾销案例:中国曾多次因出口商品被欧盟认定为倾销而面临反倾销调查和征税。
- 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引发中美贸易摩擦。
六、总结
反倾销税是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调节工具,其目的是防止外国商品以不正当低价进入本国市场,保护国内产业不受损害。尽管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护市场公平,但也可能引发贸易摩擦和争议。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各国通常会根据自身经济利益和国际规则来制定相应的反倾销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