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贫如洗是什么意思】“一贫如洗”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贫穷,连最基础的生活物资都没有。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穷得连洗衣服的水都没有,因此被用来比喻极度贫困的状态。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一贫如洗 | 形容极度贫穷,连基本生活条件都难以维持 |
二、出处与用法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出自《明史·刘基传》:“一贫如洗,妻子饿死。” |
| 用法 | 常用于描述某人经济状况极差,甚至无法维持基本生活 |
| 感情色彩 | 贬义词,带有同情或批评的意味 |
| 语法结构 | 主谓结构,作谓语、定语使用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一无所有、家徒四壁、身无分文 |
| 反义词 | 富可敌国、腰缠万贯、富庶丰足 |
四、使用场景举例
1. 描写人物背景:
“他从小生活在农村,家里一贫如洗,靠亲戚接济才勉强读完大学。”
2. 社会现象分析:
“在一些偏远地区,仍有不少家庭一贫如洗,缺乏基本的医疗和教育条件。”
3. 文学作品中:
“小说中的主人公出身贫寒,一贫如洗,但他通过努力最终改变了命运。”
五、总结
“一贫如洗”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极度贫困的状态。它不仅表达了物质上的匮乏,也常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可用于描述个人遭遇、社会问题或文学创作中的角色背景。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中文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