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渡荆门送别讲解译文】《渡荆门送别》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属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离开荆门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和对未来的憧憬。
一、诗歌原文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二、内容讲解
1. 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诗人乘船远离荆门,前往楚地游览。
- “荆门”是地名,位于今湖北宜昌附近,是长江上的一个重要关隘。
- 表现出诗人即将踏上旅途,心情激动又略带离愁。
2. 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山峦随着平坦的原野逐渐消失,江水流入广阔的荒原。
-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眼中辽阔的自然景象,表现出壮丽的山水风光。
3.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月光下,江面如一面镜子般映照天空;云霞升起,仿佛构建出一座海上楼阁。
- 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想象。
4. 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诗人依然喜爱故乡的江水,它仿佛千里相送,陪伴自己远行。
- 这句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三、诗歌主题
《渡荆门送别》通过描写诗人离开故乡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无限向往与豪情。
四、诗歌赏析要点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李白(唐代) |
体裁 | 五言律诗 |
首联 | 描写诗人离开荆门,前往楚地游览 |
颔联 | 山峦渐隐,江水奔流,展现壮阔景象 |
颈联 | 用比喻手法描绘月光与云霞之美 |
尾联 | 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与不舍 |
主题 | 离别之情 + 对故乡的眷恋 |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意境开阔 |
五、译文
渡荆门送别
我乘船远行,离开了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
山峦渐渐消失在平坦的原野尽头,江水流入广阔的荒原。
月光洒在江面上,宛如天边的明镜;云霞升腾,仿佛构筑起海市蜃楼般的楼阁。
我还是深深喜爱着故乡的江水,它仿佛千里相送,陪伴我远行。
六、学习建议
- 学习本诗时,应重点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从“离别”到“思乡”,再到“豪情”。
- 注意诗句中的比喻与意象,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 可结合地理知识,了解“荆门”“楚国”的地理位置,增强对诗歌背景的理解。
结语:
《渡荆门送别》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情的离别之作。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