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隹的字有哪些】在汉字中,部首“隹”通常与鸟类有关,表示鸟的种类或形态。在《说文解字》中,“隹”被解释为“鸟之短尾者”,即尾巴较短的鸟类。因此,带有“隹”部的字多与鸟有关,有些是具体的鸟类名称,有些则是由“隹”构成的形声字或会意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隹”的汉字,按常见程度和使用频率进行整理,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和查阅。
常见带“隹”的字总结
序号 | 汉字 | 拼音 | 含义简述 |
1 | 雀 | què | 小型鸟类,如麻雀、山雀等 |
2 | 鸠 | jiū | 一种鸟类,也指劝人行善 |
3 | 鸷 | zhì | 猛禽,如鹰类 |
4 | 鸩 | jī | 传说中的一种毒鸟 |
5 | 鹤 | hè | 仙鹤,象征高洁 |
6 | 鹊 | què | 喜鹊,象征吉祥 |
7 | 雁 | yàn | 大雁,常用于比喻书信 |
8 | 鸰 | yuān | 古代对某种鸟的称呼 |
9 | 鸢 | yuān | 鸢鸟,类似老鹰的猛禽 |
10 | 雎 | jū | 一种水鸟,也用于形容女子美貌 |
11 | 雀 | què | 同“雀”,重复使用 |
12 | 鸯 | yāng | 一种鸟,古时称“阳鸟” |
13 | 鸲 | lù | 一种小型鸟类 |
14 | 鸨 | bǎo | 一种珍稀鸟类 |
15 | 鸮 | xiāo | 一种猫头鹰类的鸟 |
说明:
- “隹”作为部首出现在字的左边或上部,表示该字与鸟类相关。
- 有些字虽然结构中包含“隹”,但其本义已不明显,可能因历史演变而发生变化。
- 在现代汉语中,带“隹”的字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诗词、成语或特定语境中。
小结:
带“隹”的字主要以鸟类命名为主,部分具有文化象征意义。了解这些字不仅有助于汉字学习,还能加深对古代文化及自然生态的认识。如果你在阅读古籍或研究汉字结构时遇到这些字,可以参考以上列表进行辨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