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字的意思是什么】“邦”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常用于人名、地名或古代政治术语中。在现代汉语中,“邦”字的使用频率较低,但在一些特定语境下仍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用法。下面将从字义、用法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字义解析
字形 | 部首 | 笔画 | 拼音 | 基本释义 |
邦 | 阝 | 6 | bāng | 1. 古代指国家、诸侯国; 2. 泛指国家或地区; 3. 在某些方言中表示“地方”或“区域”。 |
二、常见用法与解释
1. 国家、诸侯国
在古代,“邦”多用于指代国家或诸侯国,如“邦国”、“邦交”等。例如:“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这里的“邦”即指国家。
2. 泛指国家或地区
现代汉语中,“邦”常用于人名或地名,如“北京”、“上海”等虽不直接使用“邦”,但“邦”字常出现在其他名称中,如“邦德”、“邦尼”等。
3. 方言中的用法
在部分方言中,“邦”可以表示“地方”或“区域”,如“这邦人”意为“这些人”或“这个地方的人”。
三、常见搭配与例句
搭配 | 释义 | 例句 |
邦国 | 国家、诸侯国 | 古时各国称“邦国”,互有往来。 |
邦交 | 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 | 中美两国保持良好的邦交关系。 |
邦人 | 本国人民 | 邦人同心,共克时艰。 |
邦内 | 国内 | 邦内百姓安居乐业。 |
四、总结
“邦”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主要出现在人名、地名或古文语境中。其核心含义是“国家”或“地区”,在古代多用于指代诸侯国或国家之间关系。虽然现代生活中“邦”字不再频繁出现,但在文学、历史研究或特定语境中仍具有一定的意义。
通过了解“邦”字的多种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和传统文化中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