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字怎么组词】“兀”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汉字,读音为“wù”,在汉语中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它既可以作为单独的字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字组合成词语。下面将对“兀”字的常见组词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兀字的基本含义
“兀”在汉语中有以下几种常见含义:
1. 高耸、突出的样子:如“兀立”、“兀然”。
2. 表示突然、猛然:如“兀地”。
3. 古时的一种酒器:如“兀樽”。
4. 表示空无、没有:如“兀自”。
二、常见组词汇总
序号 | 组词 | 拼音 | 含义解释 |
1 | 兀立 | wù lì | 高高地耸立,形容山或建筑物挺拔。 |
2 | 兀然 | wù rán | 突然、猛然的意思。 |
3 | 兀地 | wù de | 突然、猛地。 |
4 | 兀自 | wù zì | 自顾自地,独自地。 |
5 | 兀坐 | wù zuò | 独自坐着,多用于描写孤独状态。 |
6 | 兀傲 | wù ào | 高傲、不屈的样子。 |
7 | 兀术 | wù shù | 古代女真族首领完颜宗弼的称号。 |
8 | 兀子 | wù zi | 旧时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 |
9 | 兀首 | wù shǒu | 头部突出的样子。 |
10 | 兀然不动 | wù rán bù dòng | 形容人或物静止不动的样子。 |
三、总结
“兀”字虽然不是高频汉字,但在文学和日常表达中仍有其独特的用法。它常用于描述某种突兀、高耸或独立的状态,尤其在古文和诗词中更为常见。通过上述组词可以看出,“兀”字可以搭配不同的字形成丰富的词汇,适用于不同语境。
如果你在阅读或写作中遇到“兀”字,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并结合常用组词进行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