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古诗虞世南拼音版】《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以蝉为题材,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自身操守的坚持。以下是该诗的拼音版及简要分析。
一、原文与拼音对照
中文 | 拼音 |
垂緌飲清露 |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
流響出疏桐 |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
居高聲自遠 | 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
非是藉秋風 |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 |
二、诗歌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蝉的生活习性,来隐喻人的品格。诗中“垂緌”指的是蝉的触须,象征其清高;“饮清露”则表现了蝉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流响出疏桐”描绘了蝉鸣从高大的梧桐树中传出,寓意声名远扬;而“居高声自远”则进一步强调,只有站在高处,才能让声音传得更远,暗指人要有高尚的品德和地位,才能赢得尊重。“非是藉秋风”则是说,蝉的声音并不是依靠秋天的风力,而是自然发出的,象征真正的才华或品德不需要借助外力也能被人认可。
三、总结
虞世南的《蝉》虽短,却意境深远,语言简洁,寓意深刻。通过对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自身操守的坚持。此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注重内在修养,不依赖外在条件。
项目 | 内容 |
诗题 | 蝉 |
作者 | 虞世南 |
体裁 | 五言绝句 |
核心意象 | 蝉、清露、疏桐、秋风 |
主题思想 | 借物抒情,表达高洁品格与自我坚守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含蓄深远 |
如需进一步了解虞世南的其他作品或唐诗文化,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