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奉如圭臬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2025-07-04 06:00:25

问题描述:

奉如圭臬的成语解释及意思,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4 06:00:25

奉如圭臬的成语解释及意思】“奉如圭臬”是一个常用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极其尊重、敬仰,将其视为至高无上的准则或标准。该成语源于古代对玉器的高度重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成语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 奉如圭臬
拼音 fèng rú guī niè
出处 《礼记·曲礼上》:“奉若圭臬。”
字面意思 把圭和臬当作神明一样供奉
引申意义 将某人或某物视为最高准则或权威
使用场景 多用于表达对权威、经典、名人等的高度尊敬
近义词 奉为圭臬、奉若神明、尊崇备至
反义词 置若罔闻、漠不关心、不屑一顾

二、成语含义总结

“奉如圭臬”原意是指将圭和臬这两种古代重要的礼仪用具视作神圣之物来供奉,后引申为对某种思想、人物或原则的极度推崇和效仿。在现代汉语中,这一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某位导师、学者、经典著作或某种理念的极高敬重,甚至将其奉为行动的指导原则。

例如:

- 他对孔子的思想奉如圭臬,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

- 在学术界,他的理论被许多学者奉如圭臬。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多用于对权威、典范、经典等的尊重,不宜用于日常琐事。

2. 情感色彩:带有强烈的敬仰与推崇意味,语气庄重。

3. 搭配习惯:通常与“为”、“作”、“视”等动词连用,如“奉为圭臬”、“视如圭臬”。

四、总结

“奉如圭臬”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权威与经典的敬畏之情。在现代语境中,它依然广泛应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表达对某种思想、人物或原则的高度认可与尊重。

成语 奉如圭臬
含义 将某人或某物视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用法 表达高度敬重与推崇
文化背景 起源于古代对玉器的崇拜
适用场景 学术、思想、道德等领域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与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其含义,也能更准确地在写作与交流中运用它,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文化素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