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文言文的意思】“请君入瓮”是一个源自古代文言文的成语,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原意是邀请别人进入自己的瓮中,后引申为用对方的方法来对付对方,或者让对方自己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这个成语常用于讽刺或批评那些自作自受、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人。
一、原文出处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永昌元年》
> “初,(周)兴与来俊臣等共陷良善,坐赃贿,当死。太后(武则天)欲赦之,(狄)仁杰曰:‘兴等犯法,法当诛。’太后曰:‘我欲赦之,卿能为我赦兴乎?’仁杰曰:‘陛下不杀兴,是赦其罪也;臣不能奉诏。’太后怒,令出。……兴曰:‘彼(指狄仁杰)欲使吾自诬,吾当入此瓮。’”
二、字面解释
- 请君入瓮: 邀请您进入瓮中。
- 瓮: 陶制的大缸,古代用来盛水或储存物品。
- 引申义: 让对方落入自己设下的陷阱,或以对方的方式惩罚对方。
三、现代含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 原意 | 邀请别人进入瓮中 |
| 引申义 | 用对方的方法来对付对方;让对方自食其果 |
| 使用场景 | 谴责、讽刺、批评某人自作自受 |
| 语法功能 | 作谓语、宾语、定语 |
四、使用示例
1. 他想害我,结果反被我设计,真是请君入瓮。
2. 你这样对待别人,将来也会被别人如此对待,这就是请君入瓮。
五、相关成语对比
| 成语 | 含义 | 与“请君入瓮”的关系 |
| 自食其果 | 自己做的事导致自己受害 | 相似,强调因果报应 |
| 以牙还牙 | 用对方的方式回击 | 相近,但更强调报复 |
| 自取灭亡 | 自己招致失败 | 类似,但更偏向结局 |
六、总结
“请君入瓮”是一个具有深刻哲理的成语,不仅在古代文学中有重要地位,在现代汉语中也广泛使用。它提醒人们做事要谨慎,不要试图用不正当手段去伤害他人,否则很可能反被对方利用,最终自食其果。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和意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文的表达方式,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理性地看待人际交往中的策略与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