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矍铄的意思】“矍铄”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形容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的状态,尤其是指老年人依然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这个词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带有褒义色彩。
一、词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词语 | 矍铄 |
| 拼音 | jué shuò |
| 词性 | 形容词 |
| 含义 | 形容人精神饱满、精力旺盛,多用于老年人 |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马皇后纪》:“太后曰:‘吾虽不言,亦知其意。’遂为立后,年四十,犹有殊色,容貌不衰,目光炯炯,神采奕奕,谓之‘矍铄’。”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尤其是年长者的精神状态 |
二、词语用法举例
1. 他虽然年过七旬,但精神矍铄,丝毫不显老态。
2. 这位退休教师依旧精神矍铄,常常参加社区活动。
3. 老人虽然身体微弱,但眼神矍铄,谈吐清晰。
三、相关词语对比
| 词语 | 含义 | 与“矍铄”的区别 |
| 老迈 | 年老体衰 | 强调衰老,与“矍铄”相反 |
| 精神焕发 | 精力充沛 | 与“矍铄”意思相近,但更偏向年轻人 |
| 容光焕发 | 面容光彩 | 更强调外在表现,而非整体精神状态 |
四、总结
“矍铄”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常用来赞美老年人虽年岁已高,但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它不仅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也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老当益壮”的推崇。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矍铄”可以让语言更加丰富和得体。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词语的含义,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