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意思解释】“国色天香”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女子容貌极其美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对女性外貌的赞美,也蕴含了浓厚的文化意味。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国色天香 |
拼音 | guó sè tiān xiāng |
出处 | 唐代李浚《摭异记》:“国色天香,花中第一。” |
含义 | 原指牡丹花的美丽,后多用于形容女子容貌绝美,气质高雅。 |
用法 | 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日常表达中,强调女性的美貌与气质。 |
近义词 | 花容月貌、倾国倾城、沉鱼落雁 |
反义词 | 粗眉大眼、其貌不扬 |
二、详细解释
“国色天香”最早源于唐代,原意是指一种极为珍贵的花卉——牡丹。在古代,牡丹被视为“花中之王”,象征着富贵和美好。因此,“国色”指的是国家中最美丽的颜色,象征着极致的美;“天香”则指天上飘来的香气,形容花香浓郁、令人陶醉。
后来,这一成语逐渐被引申为形容女性的美貌。由于牡丹花的高贵与典雅,人们便用“国色天香”来形容那些既有出众容貌,又有优雅气质的女子。
在现代汉语中,“国色天香”已经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褒义词,常用于赞美女性的美丽,尤其在文艺作品、影视剧中较为常见。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文学作品:如古装小说中常用“她生得国色天香,令人心动不已。”
2. 影视台词:演员在剧中描述女主角时,常会用到这个成语。
3. 日常交流:朋友之间夸赞某人漂亮时,也会说“你真是国色天香”。
四、注意事项
虽然“国色天香”是褒义词,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能带有夸张或调侃的意味,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引起误解。
综上所述,“国色天香”不仅是对美的高度赞美,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气质与外貌的重视。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境灵活使用,以达到最佳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