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的含义出自哪里】一、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成语,常用于鼓励人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这句话蕴含着对付出与回报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其中,“功不唐捐”意指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玉汝于成”则比喻经过磨练和雕琢,最终能够成就大业。
该句最早可追溯至《尚书·大禹谟》中的“功不唐捐”,后经历代文人引用和演变,逐渐发展为“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的完整表达。现代语境中,这句成语多用于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信心,坚持到底。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现代意义 |
功不唐捐 | 努力不会白费 | 《尚书·大禹谟》 | 表示付出必有回报 | 鼓励坚持努力,不轻言放弃 |
玉汝于成 | 比喻经过磨练才能成功 | 《诗经·大雅·文王》(引申) | 常用于形容通过艰辛过程达成目标 | 强调成长与成功的必然联系 |
三、补充说明
虽然“功不唐捐”最早见于《尚书》,但“玉汝于成”并非直接出自同一文献,而是后世文人根据《诗经》等经典内容进行引申和组合而成。因此,“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更像是一种文化融合后的表达方式,广泛用于文学、教育及励志语境中。
这句话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道酬勤”的思想,也反映了古人对人生奋斗与成功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结语: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不仅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成功的期许。它提醒我们:只要坚持不懈,终将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