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信篇翻译】《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所著的一部启蒙读物,旨在教导儿童及初学者如何做人、处事、立身。其中“信篇”主要讲述的是“诚信”这一重要品德,强调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以下是对《弟子规》中“信篇”的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理解与查阅。
一、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 信为本,言必信,行必果。 |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有结果。 |
|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成。 | 人如果没有诚信,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事业如果没有诚信,就难以成功。 |
| 言而有信,行而有德。 | 说话讲信用,行动有道德。 |
|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 君子说出的话,就是四匹马拉车也追不上,比喻说话要慎重,一旦承诺就要履行。 |
| 信义为先,忠厚为本。 | 诚信和道义放在首位,忠诚厚道是为人之本。 |
| 信则人任焉,不信则人离焉。 | 有诚信,人们就会信任你;没有诚信,人们就会远离你。 |
| 信者,诚也;诚者,信也。 | 诚信是一个意思,真诚就是诚信。 |
| 信而不疑,敬而不慢。 | 诚信而不怀疑,恭敬而不轻慢。 |
二、总结说明
“信篇”在《弟子规》中占据重要位置,它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古人强调“信”,是因为诚信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纽带。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不仅难以获得他人的尊重,也难以在社会中立足。
通过学习“信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是对朋友、家人还是同事,都应做到言而有信、行而有果,这样才能赢得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结语:
《弟子规·信篇》虽简短,但内容深刻,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实践。在当今社会,诚信依然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是我们应当坚守的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