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大学的名单】“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自2017年首批名单公布以来,“双一流”大学成为国内高校发展的标杆,吸引了大量考生和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对“双一流”大学的基本情况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名单。
一、双一流大学简介
“双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推进。该计划分为两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综合性大学为主,注重整体实力提升;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则侧重于优势学科的发展。
目前,“双一流”大学共有42所,其中包括39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2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部分高校同时具备两种身份)。
二、双一流大学名单汇总(截至2024年)
以下为当前“双一流”大学的完整名单,按地区分类整理:
序号 | 高校名称 | 类型 | 所属地区 |
1 | 北京大学 | 一流大学 | 北京 |
2 | 清华大学 | 一流大学 | 北京 |
3 | 复旦大学 | 一流大学 | 上海 |
4 | 交通大学 | 一流大学 | 上海 |
5 | 浙江大学 | 一流大学 | 浙江 |
6 | 南京大学 | 一流大学 | 江苏 |
7 | 中山大学 | 一流大学 | 广东 |
8 | 武汉大学 | 一流大学 | 湖北 |
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流大学 | 黑龙江 |
10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流大学 | 陕西 |
11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流大学 | 湖北 |
12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流大学 | 广东 |
13 | 四川大学 | 一流大学 | 四川 |
14 | 山东大学 | 一流大学 | 山东 |
15 | 吉林大学 | 一流大学 | 吉林 |
16 | 东南大学 | 一流大学 | 江苏 |
17 | 南开大学 | 一流大学 | 天津 |
18 | 天津大学 | 一流大学 | 天津 |
19 | 重庆大学 | 一流大学 | 重庆 |
20 | 湖南大学 | 一流大学 | 湖南 |
21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流大学 | 四川 |
2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一流大学 | 安徽 |
23 | 华中师范大学 | 一流学科 | 湖北 |
24 | 北京师范大学 | 一流学科 | 北京 |
2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流学科 | 江苏 |
26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流学科 | 陕西 |
27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流学科 | 北京 |
28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流学科 | 上海 |
29 | 天津医科大学 | 一流学科 | 天津 |
30 | 东北大学 | 一流学科 | 辽宁 |
31 | 华南农业大学 | 一流学科 | 广东 |
32 | 河海大学 | 一流学科 | 江苏 |
33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流学科 | 江苏 |
34 | 中国地质大学 | 一流学科 | 湖北 |
35 | 中央财经大学 | 一流学科 | 北京 |
36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一流学科 | 北京 |
37 | 南京师范大学 | 一流学科 | 江苏 |
38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流学科 | 江苏 |
39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流学科 | 北京 |
40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流学科 | 四川 |
41 | 重庆医科大学 | 一流学科 | 重庆 |
42 | 云南大学 | 一流学科 | 云南 |
三、总结
“双一流”大学名单是国家对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体现,不仅代表了高校的整体实力,也反映了各地区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布局与发展水平。对于学生而言,选择一所“双一流”高校意味着更多的学术资源和发展机会。未来,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更多高校有望加入这一行列,进一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迈向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