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十二平均律是巴赫还是朱载堉

2025-09-24 00:18:17

问题描述:

十二平均律是巴赫还是朱载堉,真的急死了,求好心人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4 00:18:17

十二平均律是巴赫还是朱载堉】“十二平均律是巴赫还是朱载堉?”这是近年来在音乐史和科学史上引发广泛讨论的问题。十二平均律是一种将八度音程均分为十二个半音的调音系统,它使得所有调性都能自由转换,为现代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关于这一理论的发明者,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是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另一种则指向中国明代科学家朱载堉。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一问题,我们从历史背景、理论贡献和实际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对比两位人物的贡献。

一、历史背景

- 巴赫:生活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的欧洲,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以复调音乐著称,创作了《平均律钢琴曲集》。

- 朱载堉:生活在明朝万历年间(约1580年左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音乐家和天文学家,被誉为“科学巨匠”。

二、理论贡献

项目 巴赫 朱载堉
时间 1722年 1584年
地点 德国 中国
身份 音乐家、作曲家 科学家、音乐家
十二平均律提出 未直接提出,但使用并推广 系统提出并计算出十二平均律
数学依据 未详细记录 使用等比数列计算出精确比例
实际应用 用于音乐创作与教学 用于乐器调音与音乐理论

三、实际影响

- 巴赫: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十二平均律”这一术语,但他通过《平均律钢琴曲集》展示了如何在不同调性中自由演奏,这被认为是十二平均律在西方音乐中的重要实践。

- 朱载堉:他不仅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数学原理,还将其应用于实际乐器调音中,如“新法密率”的发明,比西方早约200年。

四、结论

综合来看,十二平均律的理论最早由朱载堉提出,他在1584年就已通过数学计算得出十二等分八度的精确比例。而巴赫则是将这一理论在西方音乐中广泛应用并推广的关键人物。因此,可以说:

- 理论奠基者:朱载堉

- 实践推广者:巴赫

“十二平均律是巴赫还是朱载堉?”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非此即彼。朱载堉作为中国古代的科学先驱,早在16世纪就系统地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数学原理,其成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巴赫则在18世纪通过他的音乐作品,使这一理论在西方音乐中得以真正落地和传播。两者分别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十二平均律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