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十法的讲解方法口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的加减法运算中,“破十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计算技巧。它主要用于解决“20以内退位减法”的问题,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快速地理解减法的计算过程。下面将对“破十法”的讲解方法和相关口诀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知识点。
一、什么是“破十法”?
“破十法”是一种用于2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尤其适用于被减数大于10但小于20的情况。其核心思想是:把一个较大的数(如13)拆成“10 + 几”,然后用10减去减数,再把剩下的部分加上。
例如:13 - 5 = ?
步骤如下:
1. 把13拆成10 + 3;
2. 用10 - 5 = 5;
3. 再把5 + 3 = 8。
所以,13 - 5 = 8。
二、讲解方法与口诀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破十法”,教师常使用一些简短易记的口诀,便于学生在计算时快速反应。
口诀 | 解释 |
“看大数,分小数,凑十算,再加余” | 先看被减数,把它分成10和一个较小的数;然后用10减去减数,最后加上剩下的部分。 |
“十减几,剩几,再加个位数” | 比如14 - 6,先算10 - 6 = 4,再加4,结果是8。 |
“十减几,余几,个位补上它” | 类似于上面的口诀,强调余数和个位数的结合。 |
“破十法,真巧妙,先拆十,再减掉” | 强调“拆十”和“减掉”的步骤。 |
这些口诀虽然略有不同,但都围绕着“拆十”、“减十”、“加余”的核心逻辑展开。
三、典型例题解析
题目 | 计算步骤 | 结果 |
12 - 5 | 10 - 5 = 5,5 + 2 = 7 | 7 |
15 - 7 | 10 - 7 = 3,3 + 5 = 8 | 8 |
13 - 4 | 10 - 4 = 6,6 + 3 = 9 | 9 |
16 - 9 | 10 - 9 = 1,1 + 6 = 7 | 7 |
11 - 3 | 10 - 3 = 7,7 + 1 = 8 | 8 |
四、教学建议
1. 动手操作:可以借助小棒、数字卡片等教具,让学生自己拆分和组合数字,加深理解。
2. 反复练习:通过大量练习巩固“破十法”的应用。
3. 结合口诀:利用朗朗上口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
4. 鼓励表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破十法”的过程,提升思维能力。
五、总结
“破十法”是小学生学习减法的重要工具,通过“拆十、减十、加余”的步骤,能够有效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配合简洁的口诀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方法,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原创内容说明:本文内容基于“破十法”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教学方法整理而成,结合了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口诀总结,旨在提供清晰、实用的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