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穿庭树作飞花】一、
“故穿庭树作飞花”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原诗为:
>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句诗描绘了冬日的残雪在早春时节仿佛有意地飘落在庭院中的树木间,宛如飞舞的花瓣,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春意与美感。诗句中,“故穿庭树作飞花”以拟人手法赋予白雪以情感和行为,表现出自然界的灵动与诗意。
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观察,也反映了他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喜悦。同时,通过“飞花”这一意象,将冬雪与春景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二、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韩愈《春雪》 |
原文 | “故穿庭树作飞花” |
作者 |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
诗句背景 | 描写早春时节的雪景,表达对春天的期盼 |
修辞手法 | 拟人、比喻(将雪比作飞花) |
表达情感 | 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春日来临的喜悦 |
文学价值 | 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画面感,体现唐诗意境之美 |
现代解读 | 象征希望与转变,寓意美好事物虽迟但终将到来 |
三、结语
“故穿庭树作飞花”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寒冷或困境中,依然可以发现美与希望。正如雪花虽是冬季的象征,却也能在早春时分带来诗意的惊喜。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与自然描摹,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