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骸骨词语意思】“乞骸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古代官场中,表示官员请求辞官回乡养老。这个词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官员退休制度的理解和尊重。
一、词语解释
“乞骸骨”字面意思是“请求归还自己的骸骨”,即希望死后能回到故乡安葬。在实际使用中,它引申为官员主动请求退休,辞去官职,返回家乡养老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出于对年老体衰的承认,或对仕途倦怠的表达。
二、词语来源
“乞骸骨”最早见于《汉书·王吉传》:“愿乞骸骨,归于田里。”此后,在历代文献中频繁出现,成为古代官员辞职的一种正式说法。这一制度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告老还乡”的重视。
三、词语用法与语境
用法 | 示例 | 说明 |
表达辞职请求 | “他年事已高,遂上书皇帝,乞骸骨。” | 常用于正式场合,如奏章或公文。 |
形容退休生活 | “他乞骸骨后,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 | 可用于描述退休后的状态。 |
文学作品中 | “古人有言:‘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故有乞骸骨之说。” | 多用于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中。 |
四、词语的文化意义
1. 体现孝道观念:古代人重视“落叶归根”,乞骸骨也意味着希望死后能归葬故土,体现出对家族和祖先的尊重。
2. 反映仕途观念:乞骸骨不仅是身体上的退休,也象征着精神上的归隐,是士大夫阶层追求“进退有度”的体现。
3. 影响后世制度:古代的“乞骸骨”制度为后来的退休制度提供了参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乞骸骨”虽不常用,但在文学创作、历史研究或古风作品中仍有一定使用价值。它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六、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语含义 | 官员请求辞官回乡养老 |
来源 | 汉代文献,如《汉书》 |
使用场景 | 正式文书、文学作品、历史叙述 |
文化意义 | 体现孝道、仕途观念、退休制度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文学、历史领域,非日常用语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乞骸骨”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更是一个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历史现象。了解其含义和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制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