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立千仞怎么说】“壁立千仞”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山势高耸、陡峭,也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坚定、不可动摇。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天下》篇,原句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故能入于无间,而莫不自得”。后人引申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强调一个人如果内心没有贪欲,就能像千仞之壁一样坚定不移。
下面是对“壁立千仞”这一成语的详细解读与总结: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壁立千仞 |
| 拼音 | bì lì qiān rèn |
| 出处 | 《庄子·天下》 |
| 本义 | 形容山势高耸陡峭,如千丈之壁直立 |
| 引申义 | 比喻人的意志坚定、品格高尚,无欲则刚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形容自然景观或人物精神境界 |
二、成语解析
1. 字面意思
“壁”指山壁,“立”是直立,“千仞”是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七尺,千仞即极高的山壁。整体意思是:山壁高耸直立,高达千仞,形象地描绘了险峻的山势。
2. 引申含义
在现代语境中,“壁立千仞”多用来比喻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像高山一样屹立不倒,具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常用于赞美人的品格或精神状态。
3. 常见搭配
-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强调无私无欲才能坚强。
- “壁立千仞,气势磅礴”——形容自然景观壮丽。
- “他为人正直,壁立千仞,令人敬佩”——形容人品高尚。
三、使用示例
| 句子 | 说明 |
| 这座山峰壁立千仞,令人望而生畏。 | 描述自然景观的险峻。 |
| 他面对诱惑,始终壁立千仞,坚守原则。 | 表达人物的坚定信念。 |
| 人生如登山,唯有壁立千仞,方能登顶。 | 寓意人生需要坚韧不拔。 |
四、文化内涵
“壁立千仞”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格修养的追求。它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也蕴含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被广泛引用,作为激励人们坚持理想、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
五、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含义 | 形容山势陡峭或人意志坚定 |
| 来源 | 《庄子·天下》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赞美人物精神或自然景观 |
| 文化意义 | 体现传统价值观,强调内在修养 |
| 使用建议 | 适合正式场合或文学表达,避免口语化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壁立千仞”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无论是用于写作还是日常交流,都能为语言增添一份厚重感和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