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飞将指的是什么】“龙城飞将”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学的词语,常用于形容英勇善战、威震敌胆的名将。这一说法最早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的“龙城飞将”指的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李广。
一、
“龙城飞将”最初是古代对李广的赞誉,后演变为对英勇将领的代称。李广因作战勇猛、治军有方,在边疆屡建奇功,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由于他长期驻守龙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因此“龙城飞将”成为他的别称。在后世文学中,“龙城飞将”也常用来象征忠诚、勇敢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王昌龄《出塞》诗 |
原意 | 指西汉名将李广 |
含义 | 勇猛善战、威震敌胆的将领 |
“龙城” | 古地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 |
“飞将” | 匈奴对李广的称呼,因其骑射技艺高超 |
引申义 | 后世泛指杰出的将领或英雄人物 |
文学意义 | 表达对忠勇将士的敬仰与期待 |
三、结语
“龙城飞将”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称号,更是中华文化中英雄精神的象征。它承载着人们对忠诚、勇敢和智慧的向往,至今仍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广泛使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