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菅人命的意思】“草菅人命”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书·贾谊传》:“其视民如草菅,而命之曰‘此乃天子之民’。”原意是把百姓的生命看得如同野草一般轻贱,后来用来形容对人民的生命漠不关心,甚至随意杀害、践踏,严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为。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草菅人命 |
拼音 | cǎo jiān rén mìng |
出处 | 《汉书·贾谊传》 |
基本含义 | 把人的生命当作草芥一样轻视,任意伤害或杀害 |
引申意义 | 形容统治者或权力者对民众缺乏尊重,滥用职权,造成严重后果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政府、官员或某些势力对人民的残酷对待 |
近义词 | 视若草芥、滥杀无辜、暴虐无道 |
反义词 | 爱民如子、仁政爱民、以人为本 |
二、成语背景与演变
“草菅”原指一种野草,质地粗糙,容易被踩踏。古人常用“草菅”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因此,“草菅人命”最初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强调对生命的轻视。
在古代,这一成语常用于批评暴君或昏官,认为他们不顾百姓死活,只顾满足自己的私欲,甚至不惜以暴力手段镇压人民。如今,“草菅人命”更多地被用于现代政治、社会评论中,表达对不公正现象的谴责。
三、使用示例
1. 历史背景:古代某些暴君常常草菅人命,导致民不聊生。
2. 现实应用:某地官员因贪污腐败,无视群众利益,被指责为“草菅人命”。
3. 文学作品:小说中描写反派角色时,常用“草菅人命”来形容其残暴行为。
四、结语
“草菅人命”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人性尊严的警示。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尊重生命、维护正义都是最基本的责任。只有当权力受到约束,人民得到应有的保护,社会才能真正和谐发展。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草菅人命”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