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取义在字典意思是】“舍身取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宁愿牺牲生命来保全道义。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舍身取义 |
出处 | 《孟子·告子上》 |
字面意思 | 放弃生命以追求道义 |
引申含义 | 在面临生死抉择时,选择坚守道德、正义或信念,而非保全性命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赞扬那些为正义、国家、民族等大义而牺牲个人生命的英雄人物 |
情感色彩 | 褒义词 |
二、详细解释
“舍身取义”强调的是一个人在面对生命与道义之间的冲突时,更看重后者。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义”的重视。
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舍身取义”常用来形容那些为了国家、民族、信仰或正义事业而不惜献出生命的英雄人物。如文天祥、岳飞、林则徐等人,都是历史上被后人称颂的“舍身取义”的代表人物。
三、与其他类似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舍身取义”的异同 |
视死如归 | 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形容不怕牺牲 | 与“舍身取义”相似,但更强调无畏精神 |
宁死不屈 | 宁愿死去也不屈服 | 更侧重于意志坚定,不屈服于压迫 |
以身殉道 | 为信仰或理想而牺牲生命 | 与“舍身取义”非常接近,强调为信仰而死 |
四、结语
“舍身取义”不仅是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也是现代人面对困境时可以借鉴的价值观。它提醒我们,在关键时刻,坚守内心的正义与信念,比单纯地保全生命更为重要。这种精神不仅存在于历史之中,也应成为当代社会中每个人心中的道德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