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溺文言文翻译】一、
《哀溺》是唐代柳宗元所写的一篇寓言性散文,通过一个溺水者的悲剧故事,讽刺那些在危难时刻仍不听劝告、固执己见的人。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作者对人性弱点的批判与反思。
全文讲述了一位富人因贪恋财物,在水中挣扎时不愿丢弃随身携带的重物,最终导致溺亡的故事。他死后,人们感叹他的愚昧,称之为“哀溺”,意为“可悲的溺水”。
二、文言文原文与白话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 | 白话翻译 |
永之氓咸善游。 | 永州的百姓都擅长游泳。 |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舟,行至中流,舟败,皆溺。 | 有一天,河水突然暴涨,有五六个百姓乘着小船,行至河中央时,船翻了,大家都被淹死了。 |
其一人能游,其一人不能游,不能游者,持其衣,呼曰:“吾能游,吾能游!” | 其中一个人会游泳,另一个人不会,不会游泳的人抓住他的衣服喊道:“我能游,我能游!” |
其人笑曰:“汝何以不自知?若汝果能游,岂至此?” | 那个会游泳的人笑着说:“你怎么不知道自己不会游?如果你真的会游,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
不能游者曰:“吾非不能游也,吾欲留此衣,故不游。” | 不会游泳的人说:“我不是不会游,我是想留下这件衣服,所以才不游。” |
其人曰:“嘻!汝真愚也!汝虽能游,而欲留衣,必死矣!” | 那个会游泳的人说:“唉!你真是愚蠢啊!你虽然会游,但想留下衣服,一定会死的!” |
不能游者曰:“吾宁死于水中,而不忍弃此衣。” | 不会游泳的人说:“我宁愿死在水里,也不忍心丢掉这件衣服。” |
其人遂溺死。 | 那个人最终被淹死了。 |
乡人哀之,为之作《哀溺》。 | 乡人们为他感到悲哀,为他写了《哀溺》这篇文章。 |
三、寓意总结
《哀溺》通过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生死关头,如果被物质欲望所迷惑,不肯舍弃不必要的东西,最终只会害了自己。作者借古讽今,提醒人们要理性面对困境,避免因执念而酿成悲剧。
四、结语
《哀溺》虽短,却寓意深远。它不仅是对人性弱点的批评,也是对现代人的一种警示:在关键时刻,放下执念,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生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