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字怎么读】“斛”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很多人在阅读或写作中遇到它时会感到困惑。本文将从读音、含义、用法等方面对“斛”字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读音与写法
“斛”字的拼音是 hú(第二声)。
它的结构为左右结构,左边是“斗”,右边是“木”,整体笔画为 12画。
二、含义解释
“斛”是一个古代的容量单位,主要用于测量谷物等农作物的体积。在不同朝代,“斛”的具体容量略有差异,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 10斗 或 100升。
在现代汉语中,“斛”已经很少使用,多出现在古文或历史文献中。例如:“一斛米”表示一斛的米。
三、常见用法
- 作为量词:用于表示粮食的容量,如“一斛稻谷”。
-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古文或诗词中,体现古代文化背景。
- 地名或人名:有时也作为姓氏或地名使用,但较为罕见。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拼音 | hú(第二声) |
结构 | 左右结构 |
笔画 | 12画 |
含义 | 古代容量单位,相当于10斗或100升 |
使用场景 | 古文、历史文献、文学作品中 |
现代使用频率 | 较低,多用于正式或学术语境 |
常见搭配 | 一斛米、一斛粮 |
五、注意事项
- “斛”字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因此容易被误读或误写。
- 需注意与“壶”(hú)字区分,虽然读音相同,但意义和结构完全不同。
- 在书写时应避免将“斛”误写成“护”或其他形近字。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斛”字虽不常见,但在特定语境下仍有其独特的价值。了解它的读音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和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