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是什么意思】“老赖”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提及,尤其是在涉及债务纠纷、法院判决执行等情况下。那么,“老赖”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有哪些特征和影响?本文将从定义、特征、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什么是“老赖”?
“老赖”是民间对那些有能力偿还债务但故意逃避履行还款义务的债务人的俗称。这些人在法院判决后,拒不执行生效的判决书或裁定书,导致债权人无法及时获得应有的赔偿。
需要注意的是,“老赖”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法律术语,而是社会上对某些失信行为的一种形象化称呼。
二、“老赖”的主要特征
特征 | 描述 |
有偿还能力 | 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具备还款条件 |
故意逃避还款 | 明知应履行义务却故意拖延或拒绝履行 |
隐匿财产 | 通过转移、隐藏资产等方式规避执行 |
多次失信 | 在多次被起诉或判决后仍不履行义务 |
不配合执行 | 对法院的执行措施不予配合,甚至对抗 |
三、“老赖”的法律后果
后果 | 说明 |
被列入失信名单 | 法院会将其纳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
限制高消费 | 禁止乘坐飞机、高铁,不得进行高额消费 |
限制贷款与信用卡 | 无法申请银行贷款、信用卡等金融产品 |
司法拘留 | 若情节严重,可能被司法拘留 |
刑事责任 | 若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追究刑事责任 |
四、如何应对“老赖”?
1. 保留证据:如借款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便于后续维权。
2. 申请强制执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推动债务人履行义务。
3. 曝光信息:通过合法渠道公开“老赖”信息,形成社会压力。
4. 寻求法律援助:必要时可委托律师介入,提高维权效率。
五、总结
“老赖”虽然不是法律术语,但它反映了社会中一些人缺乏诚信、逃避责任的现象。随着我国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对“老赖”的惩戒力度也在逐步加大。对于普通人而言,了解“老赖”的含义及其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表:老赖相关要点总结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故意逃避还款义务的债务人 |
特征 | 有偿还能力、故意逃避、隐匿财产等 |
法律后果 | 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刑事责任等 |
应对方法 | 保留证据、申请强制执行、寻求法律援助等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老赖”不仅是一种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面对“老赖”,我们既要依法维权,也要倡导诚信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