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江水怎么翻译水经注江水原文及翻译】《水经注》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由北魏郦道元所著。其中“江水”篇是《水经注》中对长江流域的详细记载,内容丰富,语言古雅,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学价值。本文将对《水经注·江水》的原文进行简要整理,并提供其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文献。
一、总结
《水经注·江水》主要描述了长江的源流、支流、沿岸地形、水文特征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文章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对人文历史的记录。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整理了《水经注·江水》的部分原文,并附上对应的现代汉语翻译,方便读者参考学习。
二、《水经注·江水》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江水出岷山,东流至江陵,入于海。 | 长江发源于岷山,向东流至江陵,最终注入大海。 |
其水清而急,多鱼,人以为美。 | 这条河水清澈湍急,鱼类众多,人们认为它很美味。 |
江南有山,名曰巫山,高峻险绝,云气常在其上。 | 长江南岸有座山,名叫巫山,高耸险峻,云雾常常盘旋在山顶。 |
巫峡之口,有石壁如削,谓之夔门。 | 巫峡入口处,有石壁陡峭如刀削,称为夔门。 |
江水至此,势益急,声闻数里。 | 到了这里,江水更加湍急,声音可以传到几里之外。 |
舟行其间,若履平地。 | 船在其中行驶,就像走在平地上一样。 |
山水相映,风景绝佳。 | 山水相互映衬,景色极为优美。 |
江之南,有城曰荆州,古称江陵。 | 长江以南有城,名为荆州,古时称作江陵。 |
江水自西而东,绕城而过。 | 长江从西向东流,环绕着城池而过。 |
三、结语
《水经注·江水》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书,更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散文。通过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敬畏,也能体会到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地理、历史、文学的人来说,《水经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如需进一步了解《水经注》其他篇章或深入探讨其历史价值,可参考相关学术资料或专业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