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形毕露是什么意思】“原形毕露”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物在某种情况下暴露了真实面貌,通常是指原本隐藏的缺点、本质或真实意图被揭露出来。这个成语多带有贬义,用来形容那些试图掩饰自己却最终失败的人或事。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原形毕露 |
拼音 | yuán xíng bì lù |
出处 | 《红楼梦》中曾有类似表达,但现代广泛使用于日常语言中 |
含义 | 原来的形状和面目完全暴露出来,比喻事物的真实面貌被揭示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表示某人或某事被揭穿、暴露 |
近义词 | 露出马脚、真相大白、现原形 |
反义词 | 藏头露尾、韬光养晦、隐而不发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场合 | 他平时表现得非常谦虚,但这次项目失败后,原形毕露,把责任全推给了别人。 |
日常生活 | 她一直装得很温柔,没想到今天在公共场合原形毕露,说了些刻薄的话。 |
媒体报道 | 这位明星在舆论压力下终于原形毕露,承认了之前隐瞒的事实。 |
三、常见误区
1. 误用为中性词:很多人误以为“原形毕露”只是客观描述事实,但实际上它通常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
2. 混淆近义词:如“露出马脚”强调的是“漏洞”被发现,“原形毕露”更强调“本质”被暴露。
3. 使用场合不当:不建议在正式或严肃的场合中使用该成语,以免显得不够庄重。
四、总结
“原形毕露”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适用于描述那些试图掩盖真实情况却最终被识破的情境。它不仅有助于表达对他人行为的批判,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人性中的复杂与真实。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造成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