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不辞而别解释及出处

2025-11-13 00:48:51

问题描述:

不辞而别解释及出处,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3 00:48:51

不辞而别解释及出处】“不辞而别”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人离开时没有向他人告别或说明原因。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写人物行为、情感变化或突发事件时较为常见。

以下是对“不辞而别”的详细解释及其出处的总结:

一、词语解释

词语 不辞而别
拼音 bù cí ér bié
含义 指在没有告别的前提下离开某地或某人,通常带有突然、仓促或不愿面对的意味。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也可用于口语中表达对他人突然离开的不满或惊讶。
情感色彩 带有轻微负面情绪,表示对方的不礼貌或不负责。

二、出处与演变

出处 内容概要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虽未直接出现“不辞而别”,但其中记载了“弃君而逃”的行为,可视为“不辞而别”的早期思想体现。
《史记·项羽本纪》 记载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多次逃离战场,虽无“不辞而别”之词,但其行为与该成语精神相近。
现代文学作品 如鲁迅、老舍等作家的作品中,常用来描写人物离别时的决绝与无奈。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不告而别 道别而行
悄悄离去 全程告别
突然离开 告别后离开

四、使用场景举例

- 生活场景:朋友突然搬走,未通知任何人,称为“不辞而别”。

- 职场场景:员工离职时未提前告知,被视为“不辞而别”。

- 文学作品:小说中角色因故离开,未留下任何信息,常被形容为“不辞而别”。

五、注意事项

- “不辞而别”多用于描述他人的行为,较少用于自我描述。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造成误解或冒犯他人。

- 在正式写作中,建议结合上下文明确表达情感色彩。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不辞而别”不仅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成语,也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它不仅传达了行为本身,还隐含了情感和态度,是语言表达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