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最初形容的是什么花】“国色天香”是一个常被用来形容花卉美丽、香气迷人的成语,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它最初到底指的是哪种花。其实,“国色天香”最早并非泛指所有名贵花卉,而是特指一种具体的花——牡丹。
“国色天香”出自唐代诗人李正封的《咏牡丹》诗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这里的“国色”指的是牡丹的艳丽色彩,“天香”则形容其浓郁的香气。因此,“国色天香”最初是专指牡丹的,后来才被广泛用于形容其他花卉或人物的美丽与气质。
表格对比说明: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出处 | 唐代李正封《咏牡丹》 |
最初指代 | 牡丹(国色:艳丽色彩;天香:浓郁香气) |
后世引申义 | 用于形容花卉之美,也可比喻人物容貌出众、气质非凡 |
文化意义 | 牡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富贵、繁荣,被誉为“花中之王” |
典型代表 | 洛阳牡丹、菏泽牡丹等,均为中国著名的牡丹观赏地 |
小结:
“国色天香”虽常被用作形容各种花卉,但其最初的含义却非常明确,指的是牡丹。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花卉美学的追求,也反映了牡丹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了解成语的本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富有文化底蕴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