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刘日薄西山】“但以刘日薄西山”出自《陈情表》中李密的名句:“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祖母年迈体衰、生命垂危的深切担忧,以及自己因需侍奉祖母而无法应召为官的无奈与忠孝难全的矛盾心理。
一、原文背景简述
《陈情表》是西晋时期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奏章,目的是辞谢朝廷征召,请求暂缓赴任。文中通过深情地叙述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处境,表达出对祖母的孝心和对朝廷的忠诚之间的冲突。
“但以刘日薄西山”中的“刘”指李密的祖母,“日薄西山”比喻夕阳西下,象征着年老体衰、生命将尽。整句话意为:“只是因为祖母像夕阳一样接近黄昏,气息微弱,生命随时可能终结。”
二、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陈情表》——李密 |
句子 |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含义 | 祖母年事已高,生命垂危,李密因需侍奉而无法应召 |
情感 | 表达对祖母的孝心与对朝廷的忠诚之间的矛盾 |
文学价值 | 语言真挚感人,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孝道精神与政治智慧 |
三、情感与思想分析
这句话不仅是对现实状况的描述,更是李密内心挣扎的体现。他深知朝廷的恩遇不可辜负,但更不能抛弃年迈的祖母。这种“忠孝难全”的困境,反映了古代士人面对家庭责任与国家义务时的复杂心理。
李密在文中并未直接拒绝朝廷的征召,而是以孝道为由恳请宽限时间,既表达了对皇权的尊重,也展现了个人的道德选择。这种委婉而坚定的态度,使《陈情表》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虽然“日薄西山”不再是普遍现象,但“孝”与“忠”的关系依然存在。无论是家庭责任还是职业发展,人们常常面临选择与平衡。李密的故事提醒我们,在面对重大抉择时,真诚与责任感同样重要。
五、结语
“但以刘日薄西山”不仅是一句古文,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人生的选择。它让我们看到,在历史长河中,个体的命运与家国情怀如何交织在一起,成就了那些动人心弦的文字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