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政猛虎词语意思】“苛政猛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统治者或管理者施加的政策过于严苛、残酷,甚至比老虎还要凶狠。这个成语源自《礼记·檀弓下》中的一段话:“苛政猛于虎也。”原意是说,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可怕,后来被广泛用来批评不合理的制度和压迫性的管理方式。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苛政 | 残酷、苛刻的政策或法令 | 《礼记·檀弓下》 | 多用于批评政府或领导者的不合理政策 |
猛虎 | 喻指凶猛、残暴的事物 | 《礼记·檀弓下》 | 强调其危害性大于普通事物 |
苛政猛虎 | 形容统治者或管理者施行的政策极其残酷、压迫性强 | 《礼记·檀弓下》 | 常用于文学、历史、社会评论中 |
二、词语来源与背景
“苛政猛虎”最早出自《礼记·檀弓下》,原文为:
>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这段话讲述的是孔子路过泰山时,遇到一位妇人在墓前哭泣,她解释自己之所以不离开,是因为这里没有苛刻的政令。孔子感叹道:“苛政猛于虎也。”意思是,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可怕。
三、现代意义与应用
在现代社会,“苛政猛虎”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对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困扰的政策、制度或管理方式。例如:
- 政府出台的某些限制性法规,导致民众生活不便;
- 企业内部的高压管理制度,让员工感到压抑;
- 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如过度执法、资源分配不均等。
这些情况都可以用“苛政猛虎”来形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总结
“苛政猛虎”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的成语,强调了政策或制度如果过于严苛,将带来比自然威胁更严重的后果。它不仅是对古代社会的批判,也是对现代治理的一种警示。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问题,并推动更加公平、合理的制度建设。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苛政猛虎 |
含义 | 形容统治者或管理者施加的政策极为严苛、残酷,甚至比老虎还要凶狠 |
出处 | 《礼记·檀弓下》 |
原文 | “苛政猛于虎也” |
现代用法 | 批评不合理政策、制度或管理方式 |
适用场景 | 文学、历史、社会评论、政治分析等 |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苛政猛虎”的含义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