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罔极出处于哪里】“昊天罔极”是一个出自古代文献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父母恩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尽感激。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孝道思想的重要地位。以下是对“昊天罔极”出处的详细总结。
一、
“昊天罔极”最早见于《诗经·小雅·蓼莪》篇,原文为:“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激,认为这种恩情如同天空般广阔无边,无法衡量和回报。
“昊天”在古汉语中意为“大天”或“苍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自然力量;“罔极”则是“没有尽头”的意思。合起来,“昊天罔极”比喻父母的恩情深重如天,难以报答。
后世多用此成语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尤其在文学作品、祭祀文辞中频繁出现。其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精神的典型体现。
二、表格:昊天罔极出处及含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昊天罔极 |
出处 | 《诗经·小雅·蓼莪》 |
原文句子 |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
出处背景 | 《诗经》是先秦时期的诗歌总集,反映当时社会生活与思想情感。 |
词语解释 | - 昊天:指大天、苍天 - 罔极:没有边际、无尽 |
含义 | 比喻父母的恩情如天一般广大无边,难以报答。 |
使用场景 | 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哀思,常见于文学、祭文等场合。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与回报。 |
三、结语
“昊天罔极”不仅是一句诗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承载着中华民族对亲情的重视与尊重。通过了解它的出处与含义,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古人对家庭伦理的重视,也能从中汲取文化滋养,传承孝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