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伯字的成语有哪些】“伯”字在汉语中常用于表示排行中的老大,如“伯父”、“伯母”等。但在成语中,“伯”字的使用较为少见,通常与“仲”、“叔”、“季”等字搭配使用,形成“伯仲叔季”的说法,用来表示兄弟之间的排行顺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成语中包含“伯”字,但并不常见。
以下是一些含有“伯”字的成语,供参考:
成语 | 含义 | 出处或用法 |
伯劳东去 | 比喻人或事物分离,难以再见。 | 出自古诗,后多用于表达离别之情。 |
伯乐相马 | 比喻善于发现和选拔人才的人。 | 出自《战国策》,借指识才之人。 |
伯埙仲篪 | 比喻兄弟之间情谊深厚,和谐相处。 | 出自《诗经》,形容兄弟和睦。 |
伯仲之间 | 指两者难分高下,水平相当。 | 常用于比较两个人的能力或成就。 |
伯道无儿 | 比喻没有子嗣,或子孙不继。 | 出自典故,形容无后之忧。 |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成语中的“伯”字大多不是作为单独的词使用,而是与其他字组合成固定搭配。因此,在日常使用中,“伯”字出现在成语中的情况相对较少。
总结来说,带“伯”字的成语数量不多,且多为传统文学作品中的用法。了解这些成语不仅有助于丰富语言知识,也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对兄弟关系、人才识别等方面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