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ch三角名词解释】Koch三角是心脏解剖学中的一个重要结构,主要出现在右心房的内壁上。它与心脏的传导系统密切相关,尤其是房室结的位置。理解Koch三角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时提供参考。
一、
Koch三角是一个位于右心房后内侧壁的三角形区域,由三条解剖结构围成:三尖瓣隔瓣的附着缘、界嵴(crista terminalis)以及房间隔的下部。该区域是心脏传导系统中房室结所在的位置,因此在心电图和心脏电生理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Koch三角的异常可能与某些心律失常相关,如房室传导阻滞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Koch三角 |
位置 | 右心房后内侧壁 |
构成 | 三尖瓣隔瓣附着缘、界嵴、房间隔下部 |
关键结构 | 房室结 |
功能 | 心脏传导系统的重要部分,参与电信号传递 |
临床意义 | 与心律失常有关,如房室传导阻滞、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解剖特点 | 三角形区域,边界清晰,内部有重要的传导组织 |
与心电图关系 | 其异常可影响心电图表现,如PR间期延长等 |
通过了解Koch三角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更好地理解心脏电活动的传导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