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节教案】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了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同感,特制定本教案。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幼儿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具体内容 |
认知目标 |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
情感目标 |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能力目标 |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
二、教学准备
准备内容 | 说明 |
教具材料 | 粽子模型、艾草、香包、龙舟图片、端午故事绘本 |
环境布置 | 教室布置成“端午节主题角”,张贴节日海报、挂饰等 |
活动道具 | 包粽子材料(糯米、粽叶、棉线)、手工纸、彩笔等 |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内容描述 |
导入环节 | 通过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吗?”引导幼儿思考并分享已知信息 |
知识讲解 | 用图片和故事讲述端午节的起源(纪念屈原),介绍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
动手实践 | 分组进行包粽子、制作香包或画龙舟等活动,教师指导并协助 |
游戏互动 | 开展“端午知识问答”、“龙舟接力赛”等趣味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
总结延伸 | 鼓励幼儿回家与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尝试一起做粽子或挂艾草 |
四、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了解端午文化”为核心,结合了知识讲解、动手操作和游戏互动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增长了见识,还增强了对传统节日的亲近感。今后可进一步拓展活动内容,如邀请家长参与、开展端午主题绘画比赛等,使节日教育更加丰富多彩。
结语:
通过本次端午节教案的实施,不仅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氛围,也让他们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在欢笑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