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处

2025-11-14 07:23:29

问题描述: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处,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4 07:23:29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处】一、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出自清代著名文学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这句诗表达了对忠烈之士英勇牺牲的敬仰与哀悼,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和精神不朽的深刻思考。

原诗的背景是清王朝日益衰败,社会动荡不安,龚自珍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现实问题的反思,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这句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在思想上也富有启发性,成为后世表达忠诚与牺牲精神的经典语句。

为了更清晰地呈现其出处、含义及背景,以下将通过表格形式进行系统整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诗句原文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出处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创作背景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于1839年(己亥年)所作的一组诗,共315首,内容涉及政治、历史、个人情感等。此诗反映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句含义 表达了对忠义之士虽死犹荣的思想,认为英雄即使战死沙场,也不必一定要用马革包裹尸体归乡,只要忠魂长存,青山即为安葬之地。
文化意义 成为后世赞美烈士、歌颂忠诚的名言,常用于纪念英烈或表达对奉献精神的敬意。
相关典故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指战死沙场后用马皮包裹尸体,象征壮烈牺牲。

三、结语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忠诚与牺牲,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龚自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使这句诗穿越时空,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与传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