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拒谏饰非的汉语大词典

2025-10-26 12:13:05

问题描述:

拒谏饰非的汉语大词典,有没有人理理我呀?急死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6 12:13:05

拒谏饰非的汉语大词典】在汉语中,“拒谏饰非”是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不愿接受他人意见、反而为自己的错误辩解的行为。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固执与偏见,也反映了在人际交往和决策过程中缺乏开放态度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其在现代语境中的应用,以下将从字义解析、出处、用法及现代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成语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拒谏饰非
字面意思 拒绝劝告,掩饰过失
结构 动宾结构(拒谏 + 饰非)
语法功能 常作谓语、定语
情感色彩 贬义

二、出处与演变

“拒谏饰非”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夫子之言,未尝不以忠告,而人多拒谏饰非。” 这里用来批评那些拒绝听取忠言、反而为自己开脱的人。后来在历代文献中被广泛使用,如《资治通鉴》《论语》等经典著作中均有类似表达,强调了虚心纳谏的重要性。

三、现代用法与常见搭配

用法 示例
描述人物行为 他总是拒谏饰非,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批评态度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避免拒谏饰非的态度。
用于文章或演讲 “拒谏饰非”是领导者必须警惕的一种心理倾向。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词语
近义词 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文过饰非
反义词 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知错就改

五、现实意义与启示

在现代社会中,“拒谏饰非”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无论是职场、家庭还是公共事务中,如果一个人总是拒绝接受建议,甚至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往往会阻碍个人成长和团队合作。因此,培养开放心态、勇于接受批评,是提升自我、促进沟通的重要方式。

六、总结

“拒谏饰非”不仅是古代文学中的一个成语,更是对现代人行为的一种警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应保持谦逊,敢于承认不足,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或辩解。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学习和改进中取得进步。

附:核心信息表

项目 内容
成语 拒谏饰非
含义 拒绝劝告,掩饰过失
出处 《左传》《资治通鉴》等
用法 作谓语、定语,贬义
现代意义 提醒人们要虚心接受意见,避免固执己见
反义词 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通过以上内容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拒谏饰非”的文化背景与现实价值,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自我反思与沟通方式的优化。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