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是什么意思】《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寓言式散文,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生活安逸的理想世界。文中“悉如外人”是其中一句关键语句,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深入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一、
“悉如外人”出自《桃花源记》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在文中,“悉如外人”指的是桃花源中的居民见到渔人后,感到非常惊讶,并询问渔人的来历。他们对外界的人(即“外人”)并不熟悉,说明桃花源与外界完全隔绝,是一个与现实世界无关的隐秘之地。
这句话反映了桃花源的封闭性,也暗示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地方。而“悉如外人”则强调了这种隔绝状态,表现出桃花源居民对“外来者”的陌生感和警惕性。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作用 |
| 悉如外人 | 桃花源中的居民对外界的人(即“外人”)感到陌生 | 《桃花源记》 | 表明桃花源与外界隔绝,突出其神秘与理想化特征 |
| 外人 | 指桃花源之外的人,即渔人等外来者 | 《桃花源记》 | 对比桃花源内部与外部世界,强化主题 |
| 隔绝 | 桃花源与外界完全断绝联系 | 《桃花源记》 | 强调桃花源的独立性和理想性 |
| 理想社会 | 无战乱、无压迫、生活安逸的社会 | 《桃花源记》 | 表达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三、结语
“悉如外人”不仅是对桃花源居民反应的描述,更是整篇文章情感与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揭示了桃花源的封闭性,也反映出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通过这一句,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避世之地,更是精神层面的理想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