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共工怒触不周山翻译

2025-10-06 04:39:21

问题描述:

共工怒触不周山翻译,这个怎么解决啊?快急疯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6 04:39:21

共工怒触不周山翻译】《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之一,出自《淮南子·天文训》,讲述了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争斗失败后,愤怒之下撞倒不周山,导致天柱折断、天地倾斜的传说。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反映了先民对宇宙结构和世界起源的想象。

一、原文与翻译对照总结

原文 翻译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使之倾。 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愤怒之下撞击不周山,致使山体崩塌。
天柱折,地维绝。 天上的支柱断裂,大地的绳索断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天向西北倾斜,因此日月星辰都向西移动;地向东南低陷,所以水流和尘土都流向那里。

二、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神话故事,其核心在于:

- 共工的愤怒:他因与颛顼争夺帝位失败,情绪失控,采取极端行为。

- 不周山的象征:不周山在神话中是连接天地的支柱,它的倒塌象征着宇宙秩序的崩溃。

- 天地的变化: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说明这场灾难改变了世界的地理格局。

- 文化寓意:故事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灾害的理解,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三、故事背景与意义

此故事虽为神话,但反映了上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方式。在没有科学知识的时代,人们通过神话来理解天地变化、四季更替等自然现象。共工的形象也常被解读为一种“反叛者”或“破坏者”,他的行为象征着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挑战。

四、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故事来源 《淮南子·天文训》
主角 共工(水神)
对手 颛顼(帝王)
行动 愤怒撞击不周山
结果 天柱折断,地维断裂,天地倾斜
后果 日月星辰移动,水流向东南
文化意义 反映古人对自然的认知与敬畏

这篇文章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对《共工怒触不周山》进行了翻译与总结,结合原文与现代语言,便于理解与学习。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