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遏行云原文及翻译】“响遏行云”是一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用来形容歌声或音乐极其高亢嘹亮,声音能阻止行云的流动,寓意其音质非凡、震撼人心。下面我们将对“响遏行云”的原文进行整理,并提供相应的白话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一、原文内容
《列子·汤问》中关于“响遏行云”的原文如下:
>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其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二、白话翻译
原文 | 白话翻译 |
薛谭学讴于秦青 |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 |
未穷其技 | 还没有完全掌握秦青的技艺 |
自谓尽之 | 自己认为已经学完了 |
遂辞归 | 于是就辞别回家 |
秦青弗止 | 秦青没有阻止他 |
饯于郊衢 | 在城外的道路上为他送行 |
抚节悲歌 | 拍着节拍唱起悲伤的歌曲 |
声振林木 | 声音震动了树林中的树木 |
响遏行云 | 声音高亢到能阻止飘动的云彩 |
三、总结
“响遏行云”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寓言故事,讲述的是薛谭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因骄傲自满而离开老师,后来被老师的高超技艺所震撼,从而明白了自己的不足。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也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应谦虚好学,不可自满。
通过这段文字和翻译,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古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敬畏,同时也体会到成语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结合了原文与白话翻译,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旨在降低AI生成痕迹,提升可读性与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