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于衷是什么意思解释】“无动于衷”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某些事情时表现出的冷漠、不关心或缺乏反应的态度。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使用频率较高,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总结说明
“无动于衷”字面意思是“没有被触动内心”,引申为对某种情况、事件或情感完全不产生反应,显得冷淡、漠然。它通常用来形容人对他人遭遇、社会现象或某种行为表现得非常冷静,甚至有些无情。
这个成语多用于负面语境,表示一种缺乏同理心或责任感的表现,但也可能在特定情境下用于强调冷静、理智的态度。
二、详细解释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无动于衷 |
拼音 | wú dòng yú zhōng |
字面意思 | 没有被触动内心 |
引申含义 | 对某事漠不关心、毫无反应 |
常见用法 | 描述人在面对某种情况时的冷漠态度 |
情感色彩 | 多为贬义,表示缺乏同情心或责任感 |
同义词 | 置若罔闻、冷眼旁观、漠不关心 |
反义词 | 感动不已、热心肠、积极回应 |
使用场景 | 日常对话、文学作品、新闻评论等 |
三、例句解析
1. 他看到邻居被欺负,却无动于衷,让人感到失望。
→ 表示他对别人的遭遇毫不在意。
2.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难,政府却无动于衷,引发民众不满。
→ 强调政府对问题的忽视和冷漠。
3. 虽然事情很严重,但他仍无动于衷,似乎一切与他无关。
→ 表现人物的冷静或冷漠态度。
四、总结
“无动于衷”是一个形象生动、意义明确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冷漠或对某种情况的无视。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过度贬义。了解并正确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