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目不窥园的拼音】“目不窥园”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专心致志地学习或工作,连窗外的景象都不愿意看一眼。这个成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原意是说董仲舒为了读书,三年都没有到花园中去看过一眼,后来用来比喻专心致志、埋头苦学的精神。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目不窥园 | mù bù kuī yuán | 形容专心致志,不为外界事物所干扰 | 《汉书·董仲舒传》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形容学者或学生 |
重点字词解释 | - | - | - | - |
目 | mù | 眼睛 | - | - |
不 | bù | 表示否定 | - | - |
窥 | kuī | 窥视、偷看 | - | - |
园 | yuán | 花园、庭院 | - | - |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目不窥园”最早见于《汉书·董仲舒传》,讲述的是西汉著名儒学家董仲舒的故事。传说他为了研究儒家经典,三年没有走出书房,甚至没有去过花园,因此被后人称为“目不窥园”。这个成语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褒义词,用来赞扬那些勤奋好学、专注投入的人。
在现代汉语中,“目不窥园”虽然不再局限于书房或花园,但其核心意义依然未变,强调的是对学问的执着和专注。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解释 |
近义词 | 专心致志 | 全神贯注,用心专一 |
近义词 | 埋头苦干 | 不分心,努力工作 |
反义词 | 心猿意马 | 心思不集中,容易分心 |
反义词 | 东张西望 | 注意力不集中,四处张望 |
四、使用场景举例
- 学习场景:
小明每天都在图书馆里学习,真是“目不窥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 工作场景:
老师为了准备考试,整整一个月都“目不窥园”,几乎没出门。
- 生活场景:
他沉迷于游戏,整天“目不窥园”,连饭都顾不上吃。
五、总结
“目不窥园”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表达了对学问的专注,也体现了古人追求知识的精神。通过了解它的拼音、含义、出处以及使用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语。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像“目不窥园”那样专注于目标,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