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惹尘埃惹是何义】“何处惹尘埃”出自禅宗六祖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偈语简洁有力,蕴含深刻的哲理,是禅宗思想中“顿悟”理念的典型体现。
在佛教中,“尘埃”象征烦恼、妄念、杂念等世俗之物,而“惹”则有“招致”、“引起”之意。整句话的意思是:既然人的本性本来清净无染,没有一丝污垢,那么又哪里会沾染尘埃呢?这是对“佛性本净”的深刻阐述,强调众生皆具佛性,不需外修,只需觉悟本心。
“何处惹尘埃”是一句极具禅意的诗句,表达了佛教中“佛性本净”的思想。“惹”字在这里表示“招致”或“引起”,整句的意思是:如果本心清净,自然不会被尘埃所染。这句话不仅体现了禅宗的核心理念,也启发人们向内求索,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觉悟。
表格对比分析
词语 | 含义 | 在句中的作用 | 禅宗意义 |
何处 | 哪里 | 表示疑问 | 引导思考本心是否被污染 |
惹 | 招致、引起 | 动词 | 表示外在因素对内心的影响 |
尘埃 | 烦恼、杂念 | 名词 | 象征世俗的污染和执着 |
本无一物 | 本性清净 | 描述状态 | 强调佛性本净,无需外修 |
明镜亦非台 | 心性如明镜 | 比喻 | 说明心性不应执着于形式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惹”字在“何处惹尘埃”中并非指“惹事生非”,而是强调“招致”或“引起”尘埃的可能。整句诗通过对“尘埃”来源的否定,表达了佛教中“心性本净”的核心思想,提醒人们应注重内在的修行与觉悟,而非外在的执着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