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熟能详的意思是什么】“耳熟能详”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件事物非常熟悉、了解。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使用广泛,但很多人对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可能并不完全清楚。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耳熟能能详”的意思,下面将从释义、出处、用法及常见误区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耳熟能详 | 指听到的次数多了,耳朵都听熟了,形容对某件事或某个名称非常熟悉、了解。 |
该成语强调的是通过长期接触而形成的熟悉感,而不是单纯的记忆或知道。
二、出处与来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宋史·杨时传》:“人之贤者,不求闻达于诸侯,而欲其耳熟能详。” |
释义 | 原意是说一个人虽然不追求名声显赫,但他的德行却被人所熟知,耳听目染,自然就熟悉了。 |
现代使用中,已不再局限于道德层面,而是泛指对某一事物的熟悉程度。
三、用法与搭配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熟悉的事物 | 这首歌大家耳熟能详,几乎人人都会唱。 |
描述广为人知的事件 | 那个历史事件在中国是耳熟能详的。 |
表示长期接触后的熟悉感 | 他对这个领域已经耳熟能详,不需要再解释。 |
注意:不要与“耳闻目睹”混淆,后者强调亲自看到或听到,而非熟悉。
四、常见误区
错误用法 | 正确用法 | 解释 |
“他耳熟能详这件事。” | “他对这件事耳熟能详。” | 成语应作谓语,不能直接作宾语。 |
“这个成语耳熟能详。” | “这个成语是耳熟能详的。” | 应搭配主语,如“这个成语是耳熟能详的”。 |
五、总结
“耳熟能详”是一个表达熟悉程度的成语,适用于描述对某事、某人或某种现象的熟悉程度。它强调的是通过多次接触而形成的了解,而非简单的记忆或表面认知。
项目 | 内容 |
含义 | 对某事非常熟悉,听得多了,耳朵都听熟了。 |
出处 | 《宋史·杨时传》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对事物的熟悉程度 |
常见错误 | 不当作宾语使用,需搭配主语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耳熟能详”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认知的体现。在日常学习和写作中,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