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临谢眺楼中哪一句】《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其中“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一句,常被认为是李白登临谢朓楼时所作的名句。这首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一、诗歌背景简介
《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在游览金陵(今南京)时所作,诗中提到的“凤凰台”与“谢朓楼”实为同一地点的不同称呼。谢朓是南朝齐代的著名诗人,曾在此地任职,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此建楼,故称“谢朓楼”。李白登临此地,触景生情,写下此诗。
二、诗句分析
句子 | 出处 | 含义 | 情感表达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行路难》 | 表达诗人虽遇挫折,仍对未来充满信心 | 坚定乐观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登金陵凤凰台》 | 比喻奸佞小人蒙蔽君主,自己无法报效朝廷 | 忧国忧民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表达无法摆脱烦恼的心情 | 孤独苦闷 |
三、总结
在李白众多描写登高望远、抒发情怀的作品中,《登金陵凤凰台》中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最为人熟知,也被认为是他在登临谢朓楼时所作的代表句。这一句不仅体现了李白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家国情怀。
备注:
虽然“谢朓楼”与“凤凰台”常被混用,但根据历史记载,“谢朓楼”位于金陵城内,而“凤凰台”则是其附近的标志性建筑,二者地理位置相近,因此李白登临谢朓楼时,也可能站在凤凰台上远眺,从而引发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