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十项准则是什么】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承知识的重要使命。为了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部于2018年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简称“十项准则”),并随后在中小学、幼儿园等不同教育阶段推广实施。这些准则不仅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以下是对“教师职业十项准则”的总结与归纳:
一、教师职业十项准则
1. 坚定政治方向
教师应坚持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 自觉爱国守法
教师要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不得有损害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的行为。
3. 传播优秀文化
教师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潜心教书育人
教师要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认真备课授课,关心学生成长,注重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
5. 关心爱护学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歧视、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6. 加强安全防范
教师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
7. 坚持言行雅正
教师要注意自身言行举止,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不在课堂或公共场合发表不当言论。
8. 秉持公平诚信
教师在招生、考试、评优评先等工作中要公正无私,杜绝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等行为。
9. 坚守廉洁自律
教师要严于律己,不接受家长财物、宴请或其他形式的利益输送,保持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
10. 积极奉献社会
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发挥专业优势,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二、教师职业十项准则简表
序号 | 准则名称 | 内容概述 |
1 | 坚定政治方向 | 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
2 | 自觉爱国守法 | 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 |
3 | 传播优秀文化 | 弘扬中华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
4 | 潜心教书育人 | 认真教学,关注学生成长,提升教学质量。 |
5 | 关心爱护学生 | 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不歧视、不体罚。 |
6 | 加强安全防范 | 关注学生安全,及时处理隐患。 |
7 | 坚持言行雅正 | 注意言行举止,保持良好师德师风。 |
8 | 秉持公平诚信 | 公正无私,杜绝弄虚作假、以权谋私。 |
9 | 坚守廉洁自律 | 不接受家长财物或宴请,保持清正廉洁。 |
10 | 积极奉献社会 | 参与公益活动,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 |
三、结语
教师职业十项准则不仅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更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度凝练。它从政治立场、法律意识、教育责任、师生关系、职业操守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行为标准。广大教师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