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书特书是什么意思】“大书特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某件事情进行了非常详细、深入的记录或报道。这个成语通常带有强调的意味,表示某事被特别重视,甚至在内容上反复强调、多次书写。
一、
“大书特书”原意是指用大量笔墨进行详细书写,后来引申为对某件事进行重点报道、详细描述或反复强调。它多用于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历史记载中,表达对某一事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该词具有一定的褒义色彩,但也可能带有一点夸张或过度渲染的意味,具体含义需根据语境判断。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大书特书 |
拼音 | dà shū tè shū |
出处 | 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实,故能大书特书。” |
字面意思 | 用大量笔墨详细书写 |
引申意义 | 对某事进行重点报道、详细描述或反复强调 |
使用场合 | 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历史记载等 |
语气色彩 | 带有强调、重视的意味,有时含夸张成分 |
同义词 | 大肆渲染、浓墨重彩、重点描写 |
反义词 | 简略带过、一笔带过、轻描淡写 |
示例句子 | 这起事件被媒体大书特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
三、结语
“大书特书”作为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成语,不仅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也反映了人们对重要事件的关注与重视。在使用时,应注意语境,避免因过度强调而产生误解。